系统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动态>正文

中国交通报 | 重塑公交场站:立体多元 收益反哺

发布于:2022-05-13

来源:重庆交通枢纽集团

5月11日

中国交通报发表文章《重塑公交场站:立体多元 收益反哺》

聚焦重庆交通枢纽集团公交站场建设

原文如下↓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首批智能化立体钢结构新能源公交车库试点项目投入试运营,当地市民和网友们感叹:这个公交停车库太威风了吧!

从平面到立体建设,从单一到综合开发,面对土地资源供给有限、公交车辆停放需求日益升高的现状,不少城市拓展多元化的公交场站建设形态,在确保公交停放基础设施建设到位的同时,优化公交线网和接驳,为公交场站运营带来更多商机。


完善场站配套政策 深入城市“神经末梢”

  受制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不少城市面临着公交场站用地落实难、实施难的困境,公交车辆夜间“无家可归”,无法及时充电和维护,极大影响公交运营服务水平。

  对此,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江苏省昆山市等城市出台相关政策,对公交场站配建落地给予指导和支持。为明确公交场站“建在哪、建多大”,深圳市相继出台了《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修订)》《深圳市配建公交首末站设施建设指引(试行)》等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保障公交场站建设与公交运营实际需求相匹配。

  为强化对配建公交首末站方案审查,从源头上确保建设品质,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实施“深圳市配建公交首末站方案设计审查”行政审批事项,统一标准、规范流程。近三年来,深圳市审核的配建公交首末站方案数量逐年递增,这些配建公交首末站深入城市的“神经末梢”,直达客流需求点,为公交服务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都市印发了《公建配套公交首末站设计建设要求》,从源头上解决了首末站方案设计无标准参考、无主管部门审批的问题;昆山市出台《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从技术、制度等方面为大型建筑的公交场站配建提供了依据。

  随着新能源公交车数量的增加,充电也成为了公交场站的必需功能。目前,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交运温馨巴士公司共有45个配建的公交场站,包括1136个停车泊位,多个场站陆续增设了充电桩,可满足近400辆公交车同时充电。场站在满足公交车辆停放和充电需求的同时,也向网约车、周边居民的私家车提供充电服务。

  广东广州公交集团下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负责管理的珠江新城公交场站同样建有充电站,可在夜间同时为20辆纯电动公交车提供充电服务。在不影响日间营运的情况下,公交场站内部分充电桩车位还提供了面向社会车辆的充电服务。



深圳南山科技园立体钢结构公交车库


立体化建设成趋势 功能多元管理提效

公交车进出场、充电、出入库,全过程无缝对接和智慧引导,并根据各条公交线路车辆数量、发车顺序、早晚高峰、发车间隔等因素优化分配停车位……近日,深圳市首批智能化立体钢结构新能源公交车库试点项目——南山中心区、南山科技园智慧公交车库投入试运行,一经亮相就受到了市民的连连点赞。

车库针对公交车大体量、大质量的特性,采用高精准运行控制技术,实现公交车由车厅至车位的自动化搬运。在车辆存放到位后,会自动对车辆进行充电,且系统实时检测车辆充电进程。基于5G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模型,公交车库智能管理系统还可对车库关键设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并维护。

深圳南山中心区智慧公交车库的立体化建设,实现了公交场站整体停车量从31个增至85个,土地利用率提高近5倍,场内充电桩数量提高近3倍,调度效率提高45%,有效解决了城市土地资源稀缺、充电设施不完善、场站管理压力大的问题。

随着土地资源供给与公交车辆停放需求矛盾的日益突出,公交场站的立体化建设成为趋势。2013年,深圳明确转变公交场站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独立占地、功能混合、平面建设”模式向“立体综合车场+配建公交首末站”模式转型。目前,深圳已投入使用配建公交首末站55个、公交综合车场2座、公交立体停车库2座,通过多种形式的场站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多层立体建设公交综合车场,既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又可以发挥规模效益,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营管理效率。”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薛博表示,综合车场可兼作公交企业的管理中心、营运指挥调度中心,将是未来公交场站设施体系的核心,是提升停车管理专业化水平,系统解决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的关键。


综合开发优化接驳 多渠道增收反哺运营

当公交场站变身综合体,会产生怎样的效应?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由停车楼、综合楼以及匝道桥部分共同组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三大交通体系在这里集合,轻松触达快、干、支、微、特多级线网服务。

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引入公交产业融合综合体理念,在优化公交设施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建成后,以“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开放空间”的运作模式,带动了区域发展和城市空间、功能的更新和提升。

重庆交通枢纽集团积极探索土地开发模式,为拓宽融资渠道、筹集资金以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创新采用了“土地出让+场站回购”的方式,目前已完成11个公交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土地出让,扣除土地成本和计提相关规费后,财政返还土地收益约21亿元,有效保障了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截至目前,重庆中心城区公交车入场能力已提升至68%。

正在建设的重庆红旗河沟公交场站TOD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公交、轨道交通3号线和6号线、出租汽车以及小汽车无缝换乘,并推动片区公交线网优化。

重庆交通枢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中心城区将新建10个公交场站TOD开发项目,到2025年项目数量将累计达到20个。这些综合开发项目建成投运后,将实现多种出行方式无缝换乘,并使中心城区公交车入场率提升至80%。

薛博表示,综合开发形成的固定资产收益不但可以弥补场站建设成本,还可补贴公交企业运营亏损,做大公交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增强企业造血能力。

  除了土地出让,多样的筹资模式也为公交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支持。已经开工建设的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项目是青岛市首次在公共交通行业使用政府专项债券筹措资金的项目,发行10年期专项债券2亿元,探索实行“公交场站建设+公交车辆运营”多元组合还债,为青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项目落地提供了新思路。